“工地搬砖治厌学”角色体验是一种社会化教育

“工地搬砖治厌学”角色体验是一种社会化教育

发布:haixia0022021-04-13 11:16分类:新闻中心

  一则父亲带着儿子到浙江杭州市一个工地劳动的视频近日走红网络。男孩父亲表示,视频拍摄于去年8月,儿子因小升初课业压力大产生了严重厌学情绪,每天玩游戏,怎么劝都没用,只好带他到自己工作的工地来搬泥沙、砖头。四天体验结束后,儿子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如今8个月过去,再没产生过强烈的厌学念头。(4月12日 澎湃新闻)

  贪玩调皮的天性也好,学业压力驱使下的消极逃避也罢,觉得读书苦的孩子不在少数。 “00后”享受了祖辈、父辈无可比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享受了家庭结构小型化带来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学习很多时候是枯燥乏味的,学业焦虑让读书失去了不少乐趣;一旦对“读书改变命运”失去笃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就有可能想放弃和退出。

  产生厌学情绪,很大程度是孩子们社会化不够充分的结果。在他们看来,读书很苦很累,成年人的生活比读书有意思多了。要扭转孩子这种偏差的认识,显然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可以通过“劳动育人”。只有通过亲力而为的角色体验,孩子们才能对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生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看似轻松简单的劳动背后,也隐伏着不为人所知的艰辛与痛苦。

  为了让孩子们转变“意义之网”,一些家长可谓用心良苦。不论是“生存体验”,还是“工地搬砖治厌学”,通过角色体验活动,有助于让孩子们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在孩子们的想象世界中,到处充满机会和资源,自己可以轻易成功;可是,在坚硬的现实面前,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普通与平庸。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式家长,总是渴望孩子比自己更有出息。一些自己读书少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的家长,渴望孩子的人生多一些选择,打破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虽然社会流动的渠道不止一条,但对于大多数平民家庭而言,通过教育来“争上游”,依然是最有效力也最低成本的一种路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里,子女作为父母血脉的延续,承载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厚重的期望。不希望孩子步入社会之后再吃“后悔药”、不希望孩子成年之后过不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不希望孩子将来在社会流动中陷入“出身越差,上的学校越差,将来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驱使家长们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激励和鞭策孩子“宁可吃读书的苦,不吃没文化的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虽然重要,但通过劳动达到劳力基础上劳心的效果,从而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审美的涵养,这才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 “工地搬砖治厌学”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而吃苦,而是要做到“劳力上劳心”,通过劳动来重塑和更新观念,来清理孩子精神世界的“杂草”。□ 杨朝清

  https://www.sohu.com/a/460398239_161795?scm=1002.590044.0.10376-1025&spm=smpc.ch25-exam.fd-news.16.1618283441067xp5iwfM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