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啃老成为“慢就业”的后盾

谨防啃老成为“慢就业”的后盾

发布:haixia0022021-07-01 01:57分类:新闻中心

  肖明君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较为普遍,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由于就业率的刚性要求,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往往成为就业工作压力层层传导的终端。在这场围绕就业的拉锯战中,出现了学生不急老师急,为劝就业辅导员老师“说干嘴”“跑断腿”的现象。(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慢就业”是这几年热起来的一个概念,但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支撑,因此,究竟有多大存量的“慢就业”,谁也不清楚。其实,在学生就业问题上,并非表面看到的“学生不急老师急”,更可能的情况是学生也急,而且比老师还急,但双方着急的地方不一样。老师急的是“你怎么还不签就业协议”,学生急的是“为啥找不到合适的签约方”。而所谓“慢就业”给高校就业指导带来了挑战,也可能是个假问题,真能坦然接受“慢就业”的没几个人,毕竟,“慢就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承压太大,这注定是一个奢侈品,因而不会是大多数人的菜。这也从侧面说明,让高校就业率数字“不好看”的,不可能是什么“慢就业”,而是依然如故的就业匹配老问题: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对的人。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在就业观念越来越开放的当下,毕业后考研、深造、出国、旅游,等等,有一大把的毕业去向选择,“慢就业”分明就是应运而生的,而且势必“圈粉”很多。这个时候,一定要看到就业的本质,它是一种生存要求的保障,更是一种社会交际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载体,不工作或者没工作,会带来各方面的不适感,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家里存款无数,一个人也不会选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感觉不是谁都能消受得了的。所以,工作绝对不是养家糊口、挣一份口粮那么简单。人拒绝了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就拒绝了人群,跟“社会性死亡”没有多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警惕有人借着“慢就业”的名头,将其引申为一种“年轻态”,附会为一种个性化展示,因此就懒散有理,躲在家里打游戏,成为真正的寄生人群,坐视自我意义的消亡。从这个角度说,打着“慢就业”旗号的消极就业,不合伦理。

  当然,我们需要正视一部分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人生自选动作,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了“就业率”这个硬杠杠存在的合理性。从常识而言,允许很大一部分人“慢就业”,不事生产却能活跃在消费端,这样的社会构成是消耗型的,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因此,对于就业率有所要求,不是没有道理,这关乎社会的安全线、稳定线。从个人和家庭而言,就业意味着幼有所教、老有所养,意味着“家有余粮”和家庭经济结构的稳定;从社会角度说,就业意味着不存在闲置的生产资料,不存在闲置的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如果你对“慢就业”确实甘之如饴,但千万不要对就业率要求嗤之以鼻,不要轻易把“慢就业”和就业率划线对立起来。老师苦口婆心劝你就业没有错、学校统计就业率没有错、社会管理系统对就业率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没有错。我们需要在适度承压的就业环境下,关注就业匹配度,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不要让被错配的专业和岗位转化为“慢就业”。同时,通过合理的压力传导系统对逃避就业的懒散人群形成挤压,对于那些消耗家庭积累的人进行正确引导,谨防啃老成为“慢就业”的后盾。

  https://www.sohu.com/a/474964296_162758?scm=1002.590044.0.10374-1023&spm=smpc.ch25-college.fd-news.2.1625119035805FMkdBYZ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