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评:老师跨校、跨学区流动,如何形成常态化机制?

央视热评:老师跨校、跨学区流动,如何形成常态化机制?

发布:haixia0022021-08-18 10:56分类:新闻中心

  月17日,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有关负责人提出,新学期,将重点落实“双减”文件中的关键举措和改革突破,让广大同学和家长感受到切实的变化。其中包括:更多的老师跨校、跨学区流动,辐射优质教育服务。

  事实上,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要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014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意见更明确要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也就是说,我国早已把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具体推进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

  在观念方面,各地方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办名校”的教育政绩观。《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然而,在不举办重点学校后,取而代之的是,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办“新优质校”“明星校”“未来校”,这其实就是变相的重点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政府教育部门必须以均等化的思维,保障每所义务教育学校有一致的办学条件,在此基础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既保障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又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在制度方面,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形成常态化机制,需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实行专业同行评价,这要求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对于教师交流轮岗,学生家长担心的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比如班主任被交流轮换了,会不会带来班级管理的变动,影响学生的学习?而教师担心的则是,学校领导会不会按关系亲疏来进行交流轮换?要消除家长和教师的顾虑,就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教育家办学,把教育教学自主权交给教师,从办好教育、学校出发,完善教师交流轮岗。

  “双减”意见要求,在从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时,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因此,必须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推进相应制度构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https://www.sohu.com/a/484048508_260616?scm=1007.40.0.0.0&spm=smpc.ch25.fd-news.13.1629254891855Qpap8DB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